財聯社1月5日訊(記者 封其娟)2022年,在內外諸多因素交錯下,市場頗受考驗,投資者情緒也頗受影響,出于各種需求的贖回操作或加速了基金清算。與此同時,基金清盤機制也推動著資源朝著質優(yōu)產品集中,從而促進公募行業(yè)長期有序發(fā)展。
縱觀公募行業(yè)近10年,2022年基金產品清算總數為231只,排在2018年和2021年之后,這兩年分別完成430只、254只產品清算?;旌匣鸷蛡鹨琅f是清算大戶,有意思的是,2022年股票基金清算數量為56只,居近10年之首。即使在清算總數最多的2018年,其股票基金清算數量僅為31只。
【資料圖】
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基金清算數量最多,11月清算最為密集。2022年來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11月清算數量也是最多的,分別為12只、17只。而債券基金6月份清算數量最多,有11只。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已遭清算的基金產品涉及80家基金公司,建信基金旗下清算產品數量最多,共計9只,產品規(guī)模均不足1000萬元,最小規(guī)模僅為1萬元。截至目前,建信基金255只基金產品中,規(guī)模低于5000萬元的產品占據三成以上。在業(yè)績回報上,3只債基2022年以來業(yè)績均為正值,卻也難逃清算“宿命”。遭遇清算前,其中2只債基由機構投資者100%持有。
此外,民生加銀、融通基金、長盛基金、長信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泰達宏利等9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清算產品均不低于5只。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整體規(guī)模不斷攀升,但頭部效應顯著,規(guī)模增長仍是很中小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需要直面的難題。
股票基金清算總數居近10年之首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年內共計231只基金產品宣布清算。相較于2021年254只的清算基金總數,減少23只。
從基金類看,年內已清算的基金產品中,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分別有91只、75只、56只,依次占比39.39%、32.47%、24.24%;此外,已清算的QDII基金有3只,已清算的貨幣市場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則各僅有1只。
相較于2021年,2022年度已清算的債券基金占比下滑,而混合基金占比有所提升,股票基金的清算數量依舊排名老三。2021年年,被清算的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分別有111只、95只、39只,在清算總數中依次占比43.7%、37.4%、15.35%。此外,已清算的QDII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分別有7只和2只。
一直以來,混合基金和債券基金均是清算“大戶”。一銀行系公募基金相關人士坦言,混合因為產品基數大,清算多很正常;而債券基金,跟權益基金相比收益率沒那么高,債券基金的投資者“忠誠度”也沒那么高,加上同質化也比較嚴重,容易遭遇贖回。
另有業(yè)內人士補充,很多債券基金是機構定制類產品或是單一機構投資者持有,或是機構持股占比較大,這類基金容易因各種需求或收益未達預期出現大進大出的情況。這也是解釋了為何債基產品業(yè)績突出,卻也難逃清算。
wind數據顯示,年內已清算的股票基金總數居近10年之首。對此,滬上一基金經理指出,股票基金遭遇清算,跟贖回有一定關系。行情不好,客戶贖回,確實會加劇股票型基金的清算。
2018年度清算的混合基金和債券基金總數分別251只和131只,皆居近10年之首??v觀近10年,2022年年度清算的混合基金和債券基金總數均排名第三。
10年以來,僅2015年、2018年和2020年貨幣市場基金年度清算數量不低于10只,分別清算了15、11、10只相關產品。此外,2011年年度QDII基金清算總數居近10年之首,其次是2020年、2019年,年度清算數量分別為6只、4只。
具體看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基金清算數量最多。一至四季度基金清算數量分別為83只、52只、52只、45只。這其中,唯一一只貨幣基金在一季度遭清算。
較為明顯的是,四季度遭清算的股票基金多于前三季度。今年4個季度,股票基金清算數量分別為32只、8只、5只、11只。在四季度,混合基金清算數量同樣為32只;債券基金清算數量為15只,在4個季度中數量最少。
有觀點指出,臨近年末,機構定制債基出現密集清算或持續(xù)運作壓力,或因機構資金存在配置和調整的情況。
整體看來,11月基金清算數量最多,共計清算了36只產品。全年來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11月清算數量最多,分別為12只、17只。而債券基金6月份清算數量最多,有11只。
建信基金清算數量最多,迷你基金占據三成
wind數據顯示,本年度已清算的基金產品涉及共計80家基金公司,其中有10家基金公司清算產品不低于5只。
具體來看,建信基金旗下共計9只產品公告清算。此外,九泰基金、融通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均有8只產品被清算,嘉實基金、長盛基金均有7只產品被清算,長信基金和博時基金均有6只產品被清算,創(chuàng)金合信和泰達宏利則各有5只產品被清算。不難得出,年度清算產品較多的基金公司中,中小型基金公司居多。
從成立時間看,這9只產品中,僅物聯網ETF成立時間均在1年半以上且基金規(guī)模均低于1000萬元,規(guī)模最小者已縮水至1萬元。
wind數據顯示,建信基金目前共有255只產品,而規(guī)模低于5000萬元的產品有83只,迷你基金占比32.55%。
從基金類型看,建信基金宣布清算的產品中,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分別有3只、4只、2只。
年初至今,3只債基即建信恒遠一年定開、建信恒安一年定開、建信中債5-10年國開行A2022年以來業(yè)績回報分別為0.71%、0.39%、0.05%。而4只混合基金即建信量化優(yōu)享定開、建信鑫利回報A、建信鑫利回報C、建信鑫澤A業(yè)績虧損均在9.36-11.03%之間。
由基金經理龔佳佳獨立管理的2只指數型股票基金虧損較大,2022年以來,有色ETF基金、物聯網ETF基金分別虧損17.64%、29.96%。
由表格可知,建信基金旗下基金經理葉樂天參與管理的3只混合基金均被清算。相較于龔佳佳3年多的投資管理經驗,葉樂天已是擁有10年多投資管理經驗的老將,在管10只基金產品,在管規(guī)模合計65.17億元。公開資料顯示,自2011年加入建信基金,葉樂天歷任市場風險管理分析員、量化分析經理,從事風險模型、量化研究與投資。
一家頭部基金相關人員指出,基金清盤本身就是一種優(yōu)勝劣汰,是一種資源整合,清盤機制推動著資源向優(yōu)質產品集中,從而促進公募行業(yè)長期有序發(fā)展。
根據相關數據,被清算前,建信恒遠一年定開、建信恒安一年定開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均為100%,建信鑫利回報A、建信鑫利回報C、有色ETF基金、物聯網ETF基金、建信鑫澤A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分別為82.72%、67.25%、10.72%、4.48%、0.2%。巧合的是,這7只基金產品的清算類型,均為觸發(fā)合同終止條款。
被清算前,建信量化優(yōu)享定開和建信中債5-10年國開行A則由較少機構投資者持有或全部為個人投資者持有。這2只基金的清算類型,均為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
多種情形被清算
經梳理,因觸發(fā)合同終止條款而被清算的基金,主要存在以下4種情形:
一是基金合同生效后,連續(xù)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
二是基金合同存續(xù)期內,如果存在連續(xù)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無論是否出現連續(xù)6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
三受基金合同生效后,若在任一開放期結束日次日的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每個開放期屆滿時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
四是基金合同生效滿三年之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人民幣,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因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而清算的占比較大,根據相關公告,清算類型主要存在5類情形:
一是鑒于市場環(huán)境變化,為更好地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依據相關規(guī)定,基金管理人經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提議終止基金合同;
二是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職責終止,在6個月內沒有新基金管理人、新基金托管人承接;
三是出現標的指數不符合要求(因成份券價格波動等指數編制方法變動之外的因素致使標的指數不符合要求及法律法規(guī)、監(jiān)管機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指數編制機構退出等情形,基金管理人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對解決方案進行表決,大會未成功召開或就上述事項表決未通過;
四是《基金合同》約定的其他情形;
五是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中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的其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