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先損壞汽車后視鏡,然后上高速尋找下手車輛,逼停后,趁對方不備用砂紙在車上制造剮蹭痕跡,勒索錢財。憑借這種的碰瓷手段,幾名男子前后作案30多起。近日,經(jīng)江蘇無錫市惠山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涉案的李某、張某甲等5人因詐騙、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并處罰金五千元至三千元不等。
2022年10月某一天,家住上海的王先生駕駛一輛小轎車從安徽天長前往上海,行駛至滬蓉高速公路無錫段時聽到一聲輕微異響,隨后,一輛銀色轎車追上來,幾次三番逼近王先生的車,招手示意,王先生無奈靠邊停車。
對方車上下來三個人,表示后視鏡被撞壞。王先生一看,對方車輛后視鏡外翻,自己車上也有剮蹭痕跡,對方表示報警走保險很麻煩,愿意“私了”。王先生著急去會見客戶,只想盡快處理,經(jīng)過交涉,微信轉給對方1300元后離開。事后,王先生越想越不對勁,就將手機拍攝的“私了”視頻等發(fā)到短視頻平臺。隨后有網(wǎng)友私信稱,自己在同一路段也有過類似遭遇,王先生立刻報警。
根據(jù)線索,警方迅速鎖定李某、張某甲、何某某、王某某等四人。經(jīng)查,四人相約合謀在高速路上碰瓷詐騙,開著一輛二手轎車并換上假車牌,事先將后視鏡損壞,然后在高速公路尋找車速較慢、司機單身一人的車輛,看準后,在車流量相對較小的路段用彈弓發(fā)射橄欖,逼停目標車輛。被害人停車后,趁其不備用砂紙在被害人車上弄出剮蹭痕跡。有的被害人趕時間或者不想再多事,甘愿“賠償”幾百到上千元不等。為逃避追查,李某等人每次作案都是用他人微信收款,再轉回自己賬戶。經(jīng)查,李某等四人前后作案詐騙30余起,涉案金額超六萬元。
案件審查中,檢察機關發(fā)現(xiàn),有一筆高達3萬元的款項十分可疑,隨后摸排發(fā)現(xiàn)了新的犯罪事實。原來,李某等4人認為只靠高速碰瓷詐騙進賬太少,便拉攏張某乙入伙。2022年11月某天晚上,張某乙蹲守在一間火鍋店外,看到被害人韓先生和朋友酒后獨自駕車離開,于是給李某等人發(fā)消息。隨后,李某等人駕車尾隨,故意制造“碰瓷”事故,并以報警威脅韓先生,一次性敲詐勒索了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