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鄉(xiāng)經濟網小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孫權手下誰能與張遼相比,孫權也是很勇猛的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孫權在網絡上的綽號叫做“孫十萬”,是調侃他打仗能力不行。其實孫權打過很多場戰(zhàn)役,固然有失敗的但是也有很多勝利的。拋開孫權的指揮能力,孫權本身也是比較勇猛的,拿射虎當做業(yè)余愛好,在戰(zhàn)場上還受到過張遼的表揚。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古代生產力落后,娛樂生活也不豐富,打獵算是一個。孫權就是特別喜歡打獵的發(fā)燒友,而且孫權打獵還不滿足于一些溫順柔弱的小動物,而是猛虎野獸。在《三國志·吳書·張昭傳》當中記載,孫權在打獵的時候,喜歡騎著馬射擊老虎,這樣一來就把自己暴露在老虎的爪牙范圍內。經常發(fā)生老虎突襲攻擊馬鞍的情況。
張昭就勸說孫權,應該以大局為重,不能總是做射虎這種危險的事情。一旦出現(xiàn)問題悔之晚矣。孫權聽從張昭的勸諫,只好收斂一些。不過也不能完全放下這件事。他制造了一個“射虎車”,上面沒有蓋子,孫權就在車廂里往外射擊。有的時候有野獸攻擊“射虎車”,孫權還喜歡拿武器親自與野獸搏斗,以此為樂。張昭又勸孫權遠離危險,孫權就“笑而不答”。可見孫權絕對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而且非常有膽色。
在東漢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的時候,發(fā)生了兩場戰(zhàn)役——“赤壁之戰(zhàn)”和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其實都是發(fā)生在曹操和孫劉聯(lián)軍之間的戰(zhàn)役?!俺啾谥畱?zhàn)”是主要戰(zhàn)場,同時孫權還率領軍隊進攻合肥,試圖引誘曹操分兵救援,算是“赤壁之戰(zhàn)”以外的第二戰(zhàn)場。
在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中,孫權以絕對優(yōu)勢的兵力圍攻合肥,曹操方面果然派出了援軍。在江東軍隊進行圍城的時候,有一支騎兵組成的援軍趕到合肥城下,對江東集團進行挑釁。孫權就打算率領一支輕騎兵親自突襲敵人,但是被孫權的長史張纮勸阻。
張纮的理由很簡單,孫權作為一個統(tǒng)治者,也是這次戰(zhàn)役的主帥,而非一個斗將,沒有必要表現(xiàn)得如此勇猛,應該“抑賁、育之勇,懷霸王之計?!睂O權聽從了張纮的建議,沒有對敵軍進行突襲。雖然這場戰(zhàn)斗沒有打起來,但是孫權有這樣的想法,就足以說明孫權對自己的個人武力的自信。
孫權在第一次“合肥之戰(zhàn)”中無功而返,受到蔣濟的疑兵之計,但是還算有序撤退。而發(fā)生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的第二次“合肥之戰(zhàn)”則是孫權的軍事經歷中一個難以洗去的污點。事實上“孫十萬”的綽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場戰(zhàn)役。
因為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合肥守軍只有七千。張遼先率領八百人突擊孫權,把孫權嚇得夠嗆,折損江東軍隊的士氣;而后孫權久攻合肥不下準備撤軍,大軍渡過逍遙津,孫權等人殿后,又遭到張遼的突襲,把孫權弄得非常狼狽。
雖然孫權在這場戰(zhàn)役當中和表現(xiàn)得非常差勁,但是他的個人武力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出來,還受到張遼的稱贊,只不過是在不經意當中。張遼問投降的江東士兵:“有一個紫色胡須,上身長下身短,非常善于騎射的將軍是誰?”江東士兵回答是孫權,這讓張遼非常遺憾,放跑了孫權。不過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孫權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也足以讓悍將張遼為之側目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